上海“城中村”的生成机制、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友庭[1] 周建明[1] 夏江旗[1]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  处:《社会学》2013年第1期1-15,共15页Sociology

基  金:本文系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上海‘城中村’治理问题”研究课题的中期成果,课题组负责人崔明华、周建明.

摘  要:“城中村”现象集中反映了不同群体在特定空间聚集以寻求发展、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城中村”的存在为城乡一体化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资源,其治理要点在于如何在发挥正面效应和控制负面效应之间取得平衡。为此,要加强各级党组织、基层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的自身建设,发挥其在“城中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要加强市、区、镇三级的统筹力度,把“城中村”整体改造逐步纳入旧区改造范围,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要把“城中村”的治理纳入社区建设框架,探索本地居民和来沪人员共住共管的机制,促成社区和谐共治局面;要通过土地整治和集约使用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加大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增强村级组织面向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能力;要加强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增强相应的执法力量,使“城中村”治理有法可依、执法规范有效。

关 键 词:“城中村”现象 治理困境 村级集体经济 上海 社会关系网络 扶持力度 内涵式发展 城乡一体化 

分 类 号:F299.21[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