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剑波[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现代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研究"(项目号:11YJA720023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考察,劳动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古希腊罗马劳动被视为劣等活动,中世纪教会把劳动视为原罪的惩罚或修道的苦行。新教伦理把劳动界定为天职,迎合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方式"。古典经济学把劳动进一步资本主义化,劳动转变成雇佣劳动,人贬低为谋生的工人。工作伦理正是一种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意识形态,它遮蔽了劳动异化的本质。劳动虽从最卑微的位置上升到现代社会的法则,却依然被视为一种必要的"牺牲"。唯有在人的本质力量得到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社会,劳动才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
分 类 号:F0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