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械通气模式的工作原理与临床合理应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小芸[1] 杜斌[1] 

机构地区:[1]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100730

出  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年第3期234-23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摘  要:机械通气是ICU中呼吸衰竭患者最常用的支持治疗措施。在传统的通气模式下,临床医生主观选择通气模式,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变化确定各种参数的设置。当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时,临床医生通常选择控制通气模式(容量控制通气或压力控制通气),并设置目标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吸呼比。初始目标通常根据患者体重以及预计CO2产量设定,然后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上述目标进行调整。随着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多数临床医生会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在PSV模式下,如果患者呼吸负荷及通气方式可以接受,压力支持水平逐渐降低。若呼吸负荷过高和(或)患者呈浅快呼吸,则再次增加压力支持水平,直至临床情况改善。

关 键 词:机械通气模式 临床合理应用 工作原理 呼吸衰竭患者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临床医生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分 类 号:R45[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