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英杰[1]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中州学刊》2013年第3期96-101,共6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基 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说文解字的阐释体系与说解得失研究>(11YJA740002)
摘 要:氏者,识也,本义是绘有部落标识的旗帜。姓者,生也,本义是本部落始祖(一般为男性始祖)赖以诞生的事物。姓具有自然属性,氏具有社会属性,两者功能不同,但在一些部落中可能存在交叉重合。春秋末期至战国,由于宗法制的崩溃,姓氏渐趋合一。族者,聚也,本义是部落。一个族也就是一个氏,是一个耕战合一的集团,夏代以前,部落大都成为侯国,族团的首领成为侯伯(国君),国名、氏名、族名是统一的。商朝时期,天子所属部落或天子诸子所属分化的一些小部落,没有独立成为国家,这些部落只有族名而无氏名。周代实行宗法制,诸侯下的卿大夫得以胙土命氏。氏为族之所宗,族为氏之分化,是从属于氏的。春秋末期以后,由于姓氏合一的影响,族成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同姓构成的集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