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冰[1] 王志红[2] 王明栋[1] 王洪[3]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河北医科大学

出  处:《河北医药》2013年第6期835-837,共3页Hebe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联合三唑类抗真菌剂治疗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2007至2012年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FCZ)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经AmB联合FCZ治疗(19例)和AmB联合伏立康唑(VRC)治疗(10例)的临床特点、疗效和转归。比较AmB联合FCZ治疗(19例)在2007至2009年(8例)和2010至2012年(11例)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特点、疗效和转归。结果 (1)AmB联合FCZ组和AmB联合VRC组治疗1周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B联合FCZ组和AmB联合VRC组有效率分别为73.7%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2007至2009年和2010至2012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经过AmB联合FCZ治疗后,颅内压和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至2009年和2010至2012年两个时间段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AmB联合FCZ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关 键 词:隐球菌性脑膜炎 氟康唑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 联合 

分 类 号:R512.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