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丽平[1] 李斌[1] 郭鸿[1] 尹超[1] 侯启亮[1] 张磊[1] 曹永强[1] 刘健[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人民军医》2013年第4期429-430,443,共3页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自然科学类)基金号(lzujbky-2010-202)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病原菌菌种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11年12月重症医学科送检的深静脉导管感染817例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前后的感染率、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居前5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分别占20%、13%、12%、11%及10%。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股静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又显著低于颈内静脉(P<0.05)。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均显著长于股静脉(P<0.05);锁骨下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又显著长于颈内静脉(P<0.05)。综合干预后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综合干预前(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综合干预前(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率,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率最低,有望成为重症医学最常规的穿刺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