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交代蚀变过程中金活化转移实验研究──以华北地台金矿为例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玉荣[1] 胡受奚[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0年第5期499-508,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733120);武警黄金研究所资助项目

摘  要:用斜长石、黑云母等单矿物或斜长石+黑云母+石英的矿物组合与KCl溶液或KCl+KHCO3溶液在150-400℃, 50-80 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实验显示碱性流体对斜长石蚀变形成钾长石有利, 而酸性流体对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蚀变形成绢云母和绿泥石有利. 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往往向相反方面转变. 实验中观察到反应器皿金管上的金溶解后到黑云母或黄铁矿表面重结晶, 并同时出现赤铁矿. 因此, 金的迁移、富集与流体-矿物界面形成原电池效应有关. Fe3+-Fe2+是氧化-还原剂. Cl?和CO2是重要的挥发组分.

关 键 词:金矿流体 水-岩反应 钾交代蚀变 活化转移 华北 

分 类 号:P61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