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俸婷婷[1] 黄璇[1] 陈斌[1] 潘博文[1] 刘雄利[1] 周英[1]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天然药研发中心,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合成化学》2013年第2期227-230,236,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mistry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教技函(2011)95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字[2012]2173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助项目[黔科合人字(2011)34号];贵阳市中药现代化项目资助项目[{[2010]筑科农合同字第1-中-18号}
摘 要:以联萘二酚衍生的有机磷酸为催化剂,催化吲哚和羰基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双吲哚衍生物,收率64%~95%,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A series of bisindolylalkane derivatives in yield of 64% - 95% were synthesized by elec- trophon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indoles with various carbonyl compounds using binaphthol-derived phosphoric acid as the catalyst. The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v 1H NMR 13C NMR and HR-Mg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