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产权设置与归属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荧[1] 林卿[2] 李敏飞[2] 

机构地区:[1]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系,福建福州350108 [2]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出  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32-38,共7页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流失与保护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项目批准号:07BJY092);福建省社科项目<福建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市场机制创新研究--以"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为例>(项目批准号:2012B125)

摘  要:根据经济学原理,只要产权清晰明确,完备的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使市场机制不完备,明确合理的产权界定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农地产权制度自然是农地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农地产权是一种可以行使的对农地有价值属性的排他性权利,这种权利是附在农地有价属性上,因此,农地的价值构成及其属性必定成为影响农地产权界定的一个重要的变量。为此,本文通过建立农地利用动态最优模型来深入探析农地的价值构成及其属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地产权的界定及其归属。

关 键 词:农地产权 设置及归属 动态最优模型 价值构成及属性 经济学分析 

分 类 号:F32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