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想观及其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西华[1] 徐艳玲[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东岳论丛》2013年第3期58-61,共4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批准号:07JJD710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理想观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经历了萌发、形成、检验、深化四个过程;马克思的理想观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社会理想观、道德理想观、职业理想观、生活理想观四个方面。结合当代中国实际问题,开展对马克思理想观的辩证继承和发展,做好马克思理想观在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结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关 键 词:马克思 理想观 中国实际 批判继承 

分 类 号:B0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