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
出 处:《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4期21-28,共8页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10CYJ033);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提升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摘 要: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看,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零部件供应商在创新方面的投入高于整车生产企业,同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创新也有助于发现技术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研究发现,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创新投入远大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投入。并且,我国汽车工业企业间技术扩散的方法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区别。本文在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刻画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多种机制,如模仿机制、开放式创新机制、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积累和自主创新机制等,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归纳出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中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的不同路径,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利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提出了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