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东[1] 

机构地区:[1]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1期97-112,共16页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甘宁边区基层议员群体研究"(10YJC7701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会的制度建构,既是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境的逻辑演绎,同时也是中共顺应现代革命运动的民主诉求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由此产生的基层参议员,作为中共革命根据地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主体,其规模之大以及构成要素的多样性特征,不仅凸显着近代以来基层社会结构变动的革命性与时代性的主题,而且在实现基层社会权力重塑的过程中,也在重新演绎着基层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结构。当基层民众以参议员这一制度载体,在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中,实现着新的社会流动,自然会体现出当初情境下的流动特征。同时这种新的社会流动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的结构性整合。

关 键 词:陕甘宁边区 基层社会 参议员 社会结构 

分 类 号: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