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家成[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第2期14-26,共13页Forum of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基 金: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冷战后美国亚太同盟与中国战略安全"(项目编号:W2012006);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朝鲜对外政策研究"(项目编号:L12CGJ007);2012年辽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朝鲜核战略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项目编号:LNUCEAS2012-04)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中美博弈"(项目编号:LNUCEAS2012-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同盟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走向衰亡,相反却日益巩固。这一战略态势的形成,主要是美国基于同盟内外状况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的结果。控制日本"异动"的战略需要,孕育了美日同盟日益巩固的内部动力;而遏制朝鲜"威胁"和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诉求,则构成了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的外部推力。在这三重同盟战略目标的导引下,美国对美日同盟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指向进行了深入调整,使它逐渐适应了冷战后的新现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