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葆有蓬勃的诗性活力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晓奇[1,2] 李如密[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陇东学院,副教授210097

出  处:《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52-57,62,共7页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美学的理论建构"(DAA08003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2008/01/007)成果之一

摘  要: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要释放其本该拥有的诗性活力。诗性是一种重要的关注世界的智慧类型和思维模式。激发蕴含诗性的课堂教学潜能,就是要植根于本土诗性文化的精髓,借助汉语言独具的诗性优势,从儿童特有的诗性特征出发,倡导教师的诗意性专业存在,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诗性品质。释放课堂教学的诗性活力,就是要营造师生共享的诗性教学生活,构建"和而不同"的师生关系,用美的视角诗意地策划课堂教学,让真挚的教学情感成为诗性活力的催化剂,进而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诗性 诗性活力 教学品质 课堂变革 

分 类 号:G42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