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富有——《钢的琴》超越现代的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永刚[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感性思想研究(09BZX006)";辽宁省教育厅基地项目(2009JD40)阶段性成果;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9BZX007)成果之一

摘  要:马克思早在《188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就阐明了真正的富有和绝对的贫困的关系:国民经济学追求私有财产占有就是绝对的贫困,而真正的富有是感性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可能没有人理解,也可能是没有人重视,世界沿着马克思批判的绝对贫困途径进入高度发达的现代——后现代。

关 键 词:后现代 感性 价值 绝对贫困 国民经济学 经济学手稿 财产占有 马克思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