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的审美特质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可能性——兼析《蛙》及其他获奖的现实题材小说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美衡[1] 

机构地区:[1]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67-171,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评价场域中的文学奖研究"(12CZW08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文学评价制度的建设与反思"(09YBA01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化诉求与新时期‘文学评价’制度转型研究"(12A023)阶段性成果

摘  要: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尤其是《蛙》及其他现实题材小说的获奖,不仅显影了茅盾文学奖基本的审美特质,如民间立场、理想的价值体系之建构与复合艺术的可能性,而且还潜在地预期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空间及趋向。

关 键 词:茅盾文学奖 审美特质 中国文学 发展可能性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