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学文[1] 王甲汉[1] 杨磊[1] 任加良[1]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广州510515
出 处:《广东医学》2013年第6期956-958,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项目(编号:B2012225)
摘 要: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2例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采用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GC组(n=62)和EGF组(n=62),两组受试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GC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EGF组采用rhEGF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选择6例患者于用药前及用药后7、14 d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用药后7、14 d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结果用药7、14 d后,GC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3±16)%、(95±9)%,均高于EGF组[(55±13)%、(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d,较EGF组[(15±3)d]明显缩短(P<0.001)。用药前两组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14 d后,GC组创面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0.52±0.62、13.25±0.83,均显著多于EGF组(9.28±0.66、11.02±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组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分别为142.3±6.9、139.3±7.0,均多于EGF组(125.3±8.1、12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hEGF相比,rhGM-CSF更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可能与其更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迁移有关。
关 键 词:烧伤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