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表演系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2期50-55,共6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汉化进程中的岭南音乐研究"(编号GD10CYS03)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从纹饰上看,太阳纹是铜鼓鼓面中心的纹饰,是铜鼓完全演变成打击乐器后最早出现的基本纹饰。无论是早期的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还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壮硕铜鼓(北流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冷水冲型铜鼓),或晚期的麻江型铜鼓,各类铜鼓的鼓面中心均装饰太阳纹,这是铜鼓铸造艺术中一个永恒不变的法则。硕形铜鼓鼓面与侧面的纹饰不像早期那样写实了,在保持具象物化图案的同时加入了几何性图形或线条,原来反映自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出现了似像非像、抽象写意的变形图案,原来着力于天地万物的布局拓展到阶级、心灵等细微层面。这种做法兼顾了审美与社会发展双重要求。俚、僚视铜鼓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作为万物源泉的太阳被装饰在铜鼓鼓面的中心,世间万物在其光芒照耀下滋生繁衍,正是以自然之法寓意阶级教条与社会之法!作为雨神与生殖崇拜的化身的蛙饰及作为雷神化身的云雷纹被装饰于鼓面,象征着人民生活风调雨顺、生生不息。作为土著民族社会中的硕形铜鼓,它们是乐器,恐怕更重要的是重器、贵器和礼器。
分 类 号:K875.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