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宪研究员治疗湿温长期高热经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颜学桔[1] 蔡铁如[1] 刘光宪[1] 

机构地区:[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6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年第2期108-10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摘  要:湿温证是由外感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病毒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等,有些西医诊断不明确。初起以身热不扬、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闷、脘痞、口不渴、面色淡黄、苔白腻、脉濡缓等湿邪偏重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病机演变有卫气营血等浅深层次变化,湿郁日久,化热人营入血,体温可升高至40℃以上,脉象也可出现数脉。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刘光宪研究员(刘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刘炳凡(刘老)之子,刘老的学术继承人,家学渊源,研习古今,谨遵刘老首重脾胃的宗旨,精研其湖湘脾胃派学术思想,临证注重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续有发挥。现撷取其治疗湿温高热方面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两邪相合,为病最多。”(《温热经纬。卷四‘薛生白湿热病篇》)。刘师认为,本病初起多因感受风寒、风湿或寒湿外邪,按一般感冒发热服用解热镇痛药则风寒证可向愈,如动辄输注抗菌药物,而患者素体脾虚,则可造成人为的湿遏热伏。《伤寒论。太阳篇》云:“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濮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

关 键 词:长期高热 研究员 湿温证 治疗 沙门氏菌属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 临床表现 卫气营血 

分 类 号:R255.105[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