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团圆》的复调性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鲁非[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3期13-14,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张爱玲早期作品中母亲形象的创作,皆以极其负面的方式呈现。母爱成为张爱玲解构的对象。但在2009年4月出版的张爱玲遗作《小团圆》中,母亲形象蕊秋却具有了鲜明的复调性特点。一方面,作为承载了一个小女孩所有希望却又不断给予其伤害的母亲,蕊秋让九莉、作者、读者都感到深深的厌恶;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出走西方,却不被子女理解最后凄凉收场的女人,蕊秋则得到了九莉、作者、读者的同情性的理解。这两种情感倾向背后所呈现的价值观,相互对立、排斥但却具有平等的地位,相互之间可以展开激烈的对话与辩论,共同塑造了蕊秋这个性格丰富的母亲形象。

关 键 词:张爱玲 《小团圆》 母亲 复调性 

分 类 号:I24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