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云[1]
出 处:《工会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16-21,共6页Labour Union Studies
摘 要: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实践中最有成效的一种形式。国际社会对行业工资集体谈判有助于提高集体谈判覆盖率、提高工资弹性、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等优势已达成共识;我国推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可以超越我国企业规模结构的分散性、破解我国工会组织的依附性、降低政府的社会治理成本。但是,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我国却面临制度安排中处于劣势、法律规定中缺乏支持、实际工作中鲜有推动等发展困境。我国应通过在制度改革中突出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地位、在专门立法中明确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在实践中重视对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培育等举措,以解决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出路,使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真正焕发应有的制度红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