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内地文艺青年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失衡——以顾长卫2008年导演的《立春》为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庆丰[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24

出  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2011C2-007)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影片对四个1980年代文艺青年形象的群体刻画,主旨并非单纯怀旧,而是从文化生态逻辑的层面,将以往的时代精神与当下现实链接,这是第六代导演作品的革命性即真实性和边缘性的再次强调体现。周瑜、黄四宝们被时代潮流打回原形,恢复了其普通青年的本色;坚持梦想、涅槃重生的胡金泉和王彩玲,则成为被时下网络热词所形容的2B青年。《立春》对内蒙西部方言的通篇使用,既是顾长卫的进步,也是第六代导演作品地域性特征的完善补充。

关 键 词:1980年代 人文景观 文艺青年 2B青年 内蒙方言 

分 类 号:I235.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