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欧贤才[1] 杨晓玲[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管理学部,广西南宁530005

出  处:《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5期111-114,共4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基  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2JGA231);广西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独立院校大学生刻板威胁及其心理健康"(201106LX029)

摘  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公共课,在教学上存在8种偏差:课程学科化,学生教材"教参化",教学目的重甄别轻关怀,忽视社会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日常生活,教学案例"病态化"和"分裂化",教学形式偏理论,课程设置单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统领整个教学,增加社会心理健康内容,明确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课程设置系列化,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

关 键 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