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与赋值:德国调解制度的路径选择与反思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龙柯宇[1,2] 

机构地区:[1]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2]德国研究中心

出  处:《法治研究》2013年第4期85-98,共14页Research on Rule of Law

基  金:德国赛德尔基金会(Hanns-Seidel-Stiftung)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资助(项目编号:留金欧[2010]6003)

摘  要:德国调解立法所呈现出来的迂回或者出路,带有明显的韦伯话语中的"祛魅"色彩,它科学地把握了调解的逻辑架构,较好地回应了司法实践的客观要求。新调解法对调解员、调解程序和解法官等以精细化的法律规定,使调解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更加符码化,其运作也日趋规范化,并为市民社会所接纳和包容。在我国和谐司法建设中,应该以德国的新调解法为学习范本,还原调解真实的合理性面相,在功能目标定位上,凸显出回应型法中的协商和调整精神底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其德性回归;也应该适时推广和完善法院外调解机制,为专业人员实施调解拓展空间,完善相关调解程序,以此提高调解效率;还应借鉴德国的和解法官模式,有效地实现诉调对接。

关 键 词:德国调解立法 调解文化 法院外调解 和解法官 

分 类 号:D951.6[政治法律—法学] DD9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