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波动视角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筱丹[1] 李行[1] 温铁军[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北京100872

出  处:《探索》2013年第2期135-139,151,共6页Probe

基  金:教育部应急项目"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2009JYJR023)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将中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置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背景下,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格局及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相关关系。改革开放前三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质上是经济不景气阶段政府借助农村来缓解城市失业压力。从80年代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到90年代初出现"民工潮"和"三农问题"愈演愈烈,内含着既得利益集团主导下的涉农政策方向转变。新世纪初"三农新政"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吸纳了大量过剩资金和劳动力,是中国能迅速走出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所引致的全球经济萧条的重要的未雨绸缪之策。综上,农村因作为中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蓄水池"而具有"无风险资产"的特征,对于维护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国家战略应继续强化这一功能。

关 键 词:宏观经济波动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蓄水池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