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卫哲[1]
机构地区:[1]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第2期38-41,共4页
基 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青海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1YJC760069
摘 要:中国汉代的石刻艺术活动,在继承和发扬先秦多种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基础,造形意识从萌芽逐渐趋于成熟;西域与佛教外来艺术的传入,更丰富汉代绘画与雕刻的题材与技法,表现出极高的原创性。从西汉起,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各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边境各族的雕塑艺术有了显著进步。
关 键 词:艺术活动 虎符 青海 汉代绘画 艺术与技术 多民族统一 造形意识 外来艺术
分 类 号:K879.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14.3[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