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的主要族群及其社会经济面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世友[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3-17,共5页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10XMZ013)

摘  要: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等西南边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中原王朝鞭长莫及,致使当地人口严重夷化,并形成多支较大的族群。其以流域上中游地区的夜郎濮僚、中下游地区的武陵蛮夷,以及下游地区的巴蛮夷族最具典型。与之对应,濮僚族群所居夜郎地区、武陵蛮群所居苗族地区,以及巴蛮夷群所居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亦最具有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等西南边疆民族社会经济面貌的代表性。

关 键 词:秦汉时期 乌江流域 族群 社会经济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