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金波[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民族音乐》2013年第2期43-44,共2页National Music
基 金: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外合唱作品比较研究>(项目审批号W2012103)
摘 要:作为一种民歌形式,陕北民歌在我国民歌体系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根植于黄土高原,是一种凝聚着陕北人民特有的感情与思想的艺术结晶。由于黄土高原独特的经济、政治、历史及地理背景,造就了这种特殊的文化特质,从富有特色的歌词至粗犷豪迈的唱腔风格,无一不体现了陕北的地方色彩。为了追求更加良好的艺术效果,作曲家将陕北民歌改编为合唱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唱度,更好地呈现出了陕北民歌更为深层次的音乐素养。经过多年努力,现今已有数十首之多的陕北民歌被艺术家们改编为合唱作品,在这当中,极为代表性的就是王方亮的作品,传唱度极广。本文旨在通过对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整理出当代音乐衍变同陕北民歌合唱之间的关系,借此希望对今后的民歌合唱及编配整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