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出 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89-91,共3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基 金: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全球化语境下译者合流文化素质研究";项目编号:09YBB018;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ICM认知理论与翻译中的隐显转换";项目编号:10B008;长沙理工大学课题"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057
摘 要: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通过对汉乐府名诗《上邪》的三种英译进行比较,对之加以详细阐述。诗歌翻译在文字、意象及用典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因此达到前后文本在意义形式上的统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