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真观[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 处:《佛学研究》2009年第1期364-372,共9页Buddhist Studies
摘 要:佛教的论证方法,是因明学的一部分。论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可以验证、有真假值的命题(宗旨)。论证的方法,包括立宗、辩因、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正教量。后三种,为知识的来源,又称为三量。三量之中,现量优于比量,比量优于正教量。解脱的原理,属于内明——经由客观事实的现量发现,导致忧悲苦恼的终究灭除。这样的灭苦原理,具有行为科学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9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