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接与投射:清末宪政思想接受中的变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苗永泉[1] 张铭[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威海250100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67-73,共7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清末盛行的立宪救国思想代表了一种通过移植西方宪政制度来寻求富强的政治主张。这一思潮推动了政治话语权从传统的尊君范式向宪政民主范式的转换,并为此后的制度变迁注入了强劲的观念动力。然而,当时国人解读外来宪政思想时面临的语境,以及为使外来宪政诉求能与本土性道义诉求对接而担当起"政治动员功能",不能不将大量的本土要素投射到宪政思想之中,从而使之发生重大变调,偏离其本来指向的制约国家权力这一目标。清末宪政观的这一建构使清末,也使近现代中国的宪政思想及实践自始就背负了与宪政精神极不相符的理想主义负担。

关 键 词:清末宪政思想 立宪救国 语境 投射 变调 

分 类 号:D0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