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契约:法治理念的现实涵摄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志鹏[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  处:《政法论坛》2013年第3期23-38,共16页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10JZD0029)";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国际法的中国理论(2012FRLX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历史发展上看,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辟了国家之间签订契约的可能,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则进行了全球性国际社会契约的两度试验。国际社会契约在各方面、各层次的实践凝聚了国家的共识,积累了国际法治的经验,但也存在大国政治、不成体系、价值模糊的问题。作为一个制度路径,国际社会契约应当坚定地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之上,通过政府的互信、合作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共同转让权能的国际机制来充分地保障个人权利、展现人类价值。为保障国际社会契约目标的实现,局部契约应逐渐深化、相互协调,并调整全局契约,实现契约机制的协调,并最终形成全球契约。

关 键 词:国际社会契约 国际法治 国际组织 国际法 国家 

分 类 号:D99[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