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在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  被引量:15

FMEA在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巧庆[1] 何美群[1] 陈静蓉[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广州510080

出  处:《临床护理杂志》2013年第2期37-38,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摘  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在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我科住院行PICC置管新生儿108例作为实验组,应用FMEA对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RPN)值的4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订改善措施并实施;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住院行PICC置管新生儿99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RPN值、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失效模式的RPN值较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FMEA模式降低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

关 键 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感染 

分 类 号:R540.4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22.1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