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伍明春[1]
出 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24-229,235,共7页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新诗的话语场域研究"(12CZW071)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发展格局中,虽然汉语散文诗几乎与新诗同时出现,但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类的热闹喧嚣相比,散文诗始终处于一种边缘的位置,其文类边界显得相当模糊。尽管如此,一代代散文诗作者仍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试图建立这一文类的独立艺术王国。而在汉语散文诗近百年的艺术探索历程中,有关文类边界的思考也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有必要对之作出一番梳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