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尚丹鹤[1] 陈延平[1] 徐光华[1] 李春艳[1] 郭彩花[1] 冯继红[1] 潘怀强[1] 刘志刚[1]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肝病防治研究所,716000

出  处:《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年第3期183-18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基  金:基金项目:延安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2008KS-19);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0YJ24)

摘  要:抗病毒治疗是延缓和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措施,其适应人群为病毒复制活跃、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是公认的反映肝脏损伤较为敏感的指标,然而许多研究发现转氨酶水平正常的患者肝脏病理改变仍较严重。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的“金标准”。本研究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结果进行观察,探讨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

关 键 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转氨酶水平 病理学特征 丙氨酸 肝脏损伤程度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脏病理改变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