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健[1]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51-155,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摘 要:封赠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两宋时期日趋完备。在制度发展的过程中,法规条文被应用于政治实践,随之衍生的"例"与"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突出。某些时候,二者呈现出互补的态势,形成良性互动,对更多问题提供更完备的解决方案;另一些时候,二者又会爆发冲突,"例"的过度使用会危及"法"的效力,"法"也会产生相应的拒斥反应。通过考察宋代封赠制度中"法"与"例"的冲突与互补,可以进而透视宋代行政法领域中的"法"、"例"关系,以往基于二元对立观点对"例"的单方面批评,忽视了"例"对于"法"的补充、辅助作用,有失客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