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立凯[1] 皮国富[1] 刘宏建[1] 孙若宾[1] 黄世磊[1]
出 处:《中医正骨》2013年第4期56-58,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56~72岁,中位数65.5岁;L3、L4滑脱9例,L4、L5滑脱3例。依据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20椎,Ⅱ度滑脱4椎。术后依据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依据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中位数1.5年;术后滑脱椎体均复位,腰痛缓解。椎间植骨融合A级11例,B级1例。12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下腰痛评分[(12.08±0.40)分,(20.08±0.45)分,(20.42±0.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000,P=0.000);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下腰痛评分均高于术前(F=-8.000,P=0.000;F=-8.333,P=0.000),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下腰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3,P=1.000)。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植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5天腰痛加重1例,经卧床休息、双下肢功能锻炼及应用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术后排尿困难1例,为术前合并尿潴留的患者,未作特殊处理。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固定牢靠、减压彻底、融合率高,可有效缓解症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近期疗效满意,安全性好,而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