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永建[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中国就业》2013年第5期18-19,共2页China Employment
基 金:<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立项编号JYB2012004)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不能正确区分就业协议书的性质与劳动合同的性质 关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学术界莫衷一是,有人主张就业协议书就是劳动合同,有人主张就业协议书是一种意向书,不具各合同的法律效力。教育部于1999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就业协议中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等也没有明确规范,但我们如将探讨就业协议法律属性的视野置于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结合《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相关条款的规定,就能够理解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