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朋[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39-46,共8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改革试验区的公法问题>(批准号:08JA820045)
摘 要:宪法的正当性问题,是宪法哲学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宪法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神意志论"政治哲学的解体使得人民成为政治共同体治理的关键词,宪法便转换为"人民意志"的符号。宪法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因而具有不证自明的正当性。然而由于人民意志的变化发展,就需对宪法正当性给予相对化的理解。如何获取正当性则是一个实践性话题,亦不失具有形而上之属性。价值的证立、规范的证成以及经验事实的抽象的融合是宪法正当性补足的重要面向。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