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输血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立君[1] 王兰荣[1] 张继利[1] 高伟[1] 吴翠琳[1] 董丙武[1] 

机构地区:[1]泗县人民医院,安徽泗县234300

出  处:《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第4期371-37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摘  要:目的通过血袋表面细菌学调查,了解医院回收血袋的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规定方法,对血袋表面取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采用ATB Expression系统配合手工方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血袋表面细菌污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污染率(26.83%),干预组污染率(9.77%),库存血袋组污染率(0.49%)。细菌检出类别分别是G+球菌(29.58%),G-杆菌(38.03%),G+杆菌(22.54%)。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检出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血袋出库后污染情况加重,血袋统一回收到血库极易造成细菌2次污染及院内的交叉感染。

关 键 词:细菌学调查 血袋细菌污染 交叉感染 

分 类 号:R457.1[医药卫生—治疗学] R378[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