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Quentin Qassemyar Eric Havet Raphael Sinna 朱利娜(译)[2] 魏峰(译)[2] 高景恒(译)[2]
机构地区:[1]法国亚眠、皮卡第大学亚眠医学院外科专业研发与创新部整形再造与美容外科、皮卡第大学解剖学部 [2]《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出 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年第5期I0006-I001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摘 要:背景与目的面动脉穿支皮瓣已发展为口周及鼻翼缺损的精确再造修复技术。该技术让移植再造术由传统的两步缩短为一步。尸体研究已描述了面动脉穿支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已清楚了面部动脉的血液供应,但是每条穿支的皮肤血液供应情况仍不清楚。方法作者对新鲜尸体的20条面动脉进行了解剖分析。剥离所有直径大于0.5mm的面部动脉穿支并测量其直径。所有穿支皮瓣选择性注入1ml的墨水稀释液。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解剖分析了20条面部动脉,平均长度为12.06cm。每条面动脉上直径大于0.5mm的穿支数量平均为5.05支。穿支的平均直径是0.96mm。共101条穿支选择注射墨水,所有注射皮肤区域的平均面积是8.05cm2。确定了7个主要的穿支体区。结论面动脉穿支似乎主要集中于口角连和横向1—2cm处。确定了7个主要的穿支体区,可作为局部皮瓣设计的基础。本研究增加了我们对面部血管化的理解,并将结束我们在面部重建术中使用随意型皮瓣的历史,让面部重建术更加精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