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祥平[1]
出 处:《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6-117,共2页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基 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育人--传统官德教育实践研究"(2012SJB880073)
摘 要:陶渊明创设了桃花源,后世文人缘其自身遭际对桃源充满渴慕向往,演化出具有丰富内涵的桃源意象。推究桃源意象的形成,可以归结为桃源情结的积淀凝结。剖析桃源情结,大体源自于隐逸情怀。但是桃源情结中的隐逸情怀并非隐士的自然情怀,恰恰相反,而是隐不绝俗的人间情怀。可以说,桃源意象的内核在于桃源情结,桃源情结的内核则在于人间情怀,把握这一点,方能直窥桃源意象的原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