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月苹[1] 成福伟[1] 朱宝才[1] 

机构地区:[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出  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10-111,共2页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基  金:2011年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结项成果(03090394)

摘  要:探讨生命教育对于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找到应对压力的新的应对源。方法: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河北大学学生处随机抽取500名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1)男生在消极生命意义(t=3.375 p=0.001)、意义追寻(t=02.583 p=0.011)、消极应对(t=4.418 p=0.000)和心理症状(t=4.810 p=0.000)方面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生命控制感(t=3.210 p=0.002)和消极生命意义(t=3.402 p=0.001)、心理症状(t=4.980p=0.000)方面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在生命控制感(t=2.926 p=0.004)、消极生命意义(t=2.955 p=0.004)和心理症状((t=5.644 p=0.000)方面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文科学生在意义追寻方面高于理科学生(t=2.160 p=0.031)。(2)生命愿景、应对方式、心理症状存在两两显著相关(p<0.01)。结论:生命教育可以作为新的压力源对心理健康起着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

关 键 词:生命教育 贫困生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 类 号:G44[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