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雪[1] 曹艳秋[2] 石磊[1] 郑思悦[1] 马中[1] 巴合提亚尔.尤努斯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2]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出 处:《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Productivity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分析与优化管理研究"(12CGL06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环境税收体系研究"(09&ZD052)
摘 要:环境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正常投入和产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小化污染投入与目前的污染投入数量的比值。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东北三省1991—2010年的环境效率进行测算。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文章把能源作为一种正常投入,并且把污染物作为一种污染投入,考虑到产出随时间变化,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的环境效率水平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整体数值偏低,在未来至少还有约40%的提升空间,三省中,辽宁省的环境效率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省,黑龙江省的环境效率水平起点较低,但提升速度却最快。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东北三省的环境效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旨在推动东北三省的可持续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