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乾国[1] 陈刚[1] 陈晓晓[1] 张智[1] 李蓉[1]
机构地区:[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1131
出 处:《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年第4期381-38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摘 要: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慢性低血压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症状明显的慢性低血压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1~79(63.8±12.4)岁。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氟氢可的松,治疗组口服甘草酸二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30、180d测量血压,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80d时行动态血压监测各1次。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症状按各自严重程度计分,分析用药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退出试验者5例,最后有效例数25例,两组共计55例。治疗7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压高于治疗前[收缩压:对照组(103.7±5.4)比(85.8±4.4)mmHg,治疗组(98.8±4.6)比(86.4±4.1)mmHg;舒张压:对照组(62.2±3.8)比(54.5±3.7)mmHg,治疗组(60.4±3.8)比(54.4±3.5)mmHg,均P<0.05];治疗180d,治疗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116.3±6.7)比(104.7±8.7)mmHg,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30d:对照组4.17±1.23比9.96±1.51、治疗组3.35±1.07比10.22±1.53;治疗180d:对照组3.48±1.59比9.87±1.49;治疗组1.14±0.31比10.22±1.53,均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低血压,可升高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与氟氢可的松比较,起效较缓慢,但更为平稳持久,长时间使用不良反应更小。
分 类 号:R544.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