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薇[1]
出 处:《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75-76,85,共3页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基 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GS100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伯克的同一理论是对古典修辞学劝说理论的延伸和补充。本文从同一论的视角出发将翻译看成以认同为目的的劝说过程,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同受众达成"同一"的过程。通过对译者主体性和受众中心论中的同一视角分析,提出在翻译修辞行为中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同时做到以受众为中心,对翻译的成功产生积极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