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吃空饷”的主要表现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文华 

机构地区:[1]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人民政府

出  处:《领导科学》2013年第10期7-8,共2页Leadership Science

摘  要:“吃空饷”,也叫吃空额,是指公职人员不上班却照常领取财政工资,享受待遇。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着严重的“吃空饷”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早在200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就在全国开展过清理“吃空饷”工作。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已完成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行政管理费接近405.6亿元,如果“吃空饷”者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上述7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因此,“吃空饷”现象已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 键 词:公职人员 主要表现 《中国统计年鉴》 治理 财政支出 财政资金流失 清理工作 行政管理费 

分 类 号:D630.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