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强[1]
出 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0-34,62,共6页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基 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JA770054)成果之一
摘 要:唐宋咏史诗中有大量对汉代张良的题咏,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韦庄、苏轼、王安石、朱淑真、陆游、文天祥等著名诗人在内。绝大多数诗人对张良的显赫功名和个人风范推崇企慕,给予了热情赞颂,也有少量咏史诗对张良晚年所为提出了贬责。唐宋有关张良的题咏从主题而言大致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热情讴歌青年张良任侠道义、金锥刺秦的无畏壮举,二是对张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帝王师"功业推崇备至,三是对张良晚年功成身退、修道辟谷的人生选择褒贬不一,代表了唐宋知识文化阶层对张良的整体评价。唐宋两代大量涉及张良等楚汉人物的咏史诗中,唐代诗人咏叹张良者大多集中在其豪侠智勇和反秦辅汉的千秋功名方面,而宋代诗人对张良的题咏则多聚集于他的功成身退、隐逸山林、修道辟谷的晚年生活。这既反映了张良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中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从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唐宋士大夫不同的文化语境和人生观及价值取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