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望江南》词调的创制源流与声情特征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尊明[1] 余泽薇[1]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ZW035

摘  要:《望江南》是唐宋词坛存词数量最多的一支"金曲"词调。关于其音乐渊源和创调时间,历代主要有创调于隋炀帝、李德裕和开元教坊三说,而以开元教坊采录或创制最为信实;以敦煌词《望江南》"敦煌郡"双调体一首为最早,李德裕《谢秋娘》佚词和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以及晚唐皇甫松等《梦江南》等词,皆为《望江南》之改名与异名。关于《望江南》词调的声情特征,通过对所属宫调和歌词字声等方面的考察,可获知它具有清越、和婉的总体特征,兼具南吕宫"感叹伤悲"和大石调"风流蕴藉"的审美风情。

关 键 词:唐宋词 望江南 词调 源流 声情 

分 类 号:I207.2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