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晓婧[1] 王敏[1,2] 吴勇杰[2] 张红[3]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中药材》2013年第2期283-287,共5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10RJZA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面上项目(lzujbky-2012-154)
摘 要:目的:研究蛇葡萄素钠(AMP-Na)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X射线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测定AMP-Na对HepG2细胞的X射线增敏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增敏作用,单击多靶模型曲线拟合计算增敏比;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AMP-Na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对X射线增敏作用方差分析表明,AMP-Na能增加X射线对肝癌HepG2细胞的敏感性,最佳增敏剂量为12.5~25μg/mL。集落形成法检测结果表明,应用增敏剂量的AMP-Na后,D0、Dq和N值减小,增敏比为1.94。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20μg/mL AMP-Na和X射线合用后出现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周期主要表现为S期阻滞,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表明联合应用具有增强效应,但细胞周期作用点仍以S期为主。结论:AMP-Na能增强肝癌HepG2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最佳增敏剂量为12.5~25μg/mL,其机理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发挥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